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进行一系列活动:
①在决定崭知识登记到已有的哪些知识中去时,需要对新旧知识的“适合性”作出判断;
② 当新旧知识存在分歧和发生矛盾时,需要进行调节;
③新的命题通常要转化为个人的参照系(frame of ’refer- ence),与学生个人的经验背景、词汇、观念结构趋于一j致;
④如果找不到作为调节新旧知识分歧或矛盾的基础需要对更有概括性、容纳性的概念进行再组织。然而,这里的学习任务实质上是呈现而不是发现上述活动限于要求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新旧知识趋于一体化。
许多学科的材料都是有一定的组织体系的,其中的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一些理论性材料,不一定需要亲身特殊的矛盾,各阶段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
因此,对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教育内容的相互衔接和前后连贯,体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即便在同一个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要求,也不能忽视前后的连惯性,而要逐步提高。
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影 响的结果。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社会影响和学 校教育理应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家庭、社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与学校教育不一致的因素。
因此,要求校内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少 年先锋队、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和全体教职工都要把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内容统一于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之下。
要求学校发挥专门教育机构的职能,同家庭建立多种 形式的联系,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学校应采取措施,对冲床社会的影响加强控制和调节,把社会中的积极因素,组织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来。教师在保持、维护思想品 德教育阿连贯性和一致性中起着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