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的教育陆续进行了整顿、改革和提高,逐步向正规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解放区先后召开了一些会议,如:1946年3月苏皖边区、1948年7月晋察冀边区的冀中区行署等教育会议,都在总结过去经验、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向新型的正规化的教育方向发展的问题。
各解放区还陆续制定了一些教育规程、教育方案及实施办法。在“干部教育第 一”的原则下,有的地区已经提出由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5个阶段的学制系统。
改变了干部教育与国民教育各成独立系统的情况,下一级学校对上一级学校已 经有了预备教育的性质Q学校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学校实行集体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内部实行教导合一制度:中学课程逐步达到文化课占90%,政治课占10%o 明确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学校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制定了考试、毕业、奖惩 等各种规章制度。
至此,学校教育就更加重视提高教育的质量,随着战争的胜利,解放区有了近代化的工矿企业和 交通运输业之后,各解放区就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术 教育的发展,把初级职业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纳入中等教育学制系统。
各地为此开办了许多中等专门学校,如苏北工业专门学校、苏北盐垦专门学校、东北军区军工部 举办的工业专门学校、哈尔滨第一技术专门学校、松江省立糖业专门学校、松江省立农林技术专门学校、安东省科 学院等等。
在东北解放区,有的中学还实行职业分科或 开设职业班,如冲床在中学里分设农林、矿冶、军工、机械、采 矿、师范筹科;有的还实行企业部门办技术学校或艺徒训练班,造就中级建设人才。 |